欢迎访问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3344体育官方入口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动态信息 > 新闻动态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阅读次数:2360 发布时间:2012-05-25 00:00:00
[字体: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内容

一、2011年SFTSV疫情分析
二、疑似病例回顾性调查
三、健康人群感染调查
四、宿主动物及媒介调查
五、针对“蜱传疾病”所开展的工作
六、下阶段工作安排
七、SFTSV防治指南与诊治方案中的主要       内容

概念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病原: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传入人体。
     立克次体分为多种型别,人粒细胞无形体是其中一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病原:新型布尼亚病毒
布尼亚病毒科分类:
      汉坦病毒属:Hantaan virus
      内罗病毒属:CCHF,Dugbe virus
      正布尼亚病毒属:Bunyamwera virus
      白蛉病毒属:Rift Valley fever virus
      番茄斑萎病毒属: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两种疾病临床表现、传染源、传播媒介、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相近。
            背  景
2005年在含山、明光、定远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2006年广德、弋矶山医院首次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例。
~2010年,安徽省部分地区陆续出现临床上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病例,病死率较高。后经监测,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例仅数例,大多数病例经实验室检测,非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后经回顾性调查,约40%的病例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特别是今年五月以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报告明显增多,我们结合中世项目开展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

 

2009-2010年, 在湖北、河南、江苏、安徽和山东等地一些丘陵、山区相继出现病因不明症状类似的病人,主要表现为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等,少数重症病例死亡。

一、疫情分析
2011年1~9月13日网络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70例,死亡9例,病死率12.86%。
病例类型
   实验室确诊33例,占47.14%;
   临床诊断28例,占40%;
   疑似病例9例,占12.86%。
地区分布


实验室确诊病例分布
实验室诊断的33例病例地区分布:滁州13例,安庆8例,巢湖、六安、马鞍山各3例,合肥2例,铜陵1例。

人群分布
7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35岁,平均年龄60.47±11.88岁。
其中30~年龄组2例,40~年龄组13例,50~年龄组19例,60~年龄组18例,70~年龄组15例,80~年龄组3例。
男性40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为1:0.75。

职业
农民59例,占84.29%;
离退人员5例,占7.14%;家务及待业3例,占4.29%;
工人2例,占2.86%;商业服务1例,占1.43%。
时间分布
二、回顾性调查
   收集2008~2010年临床送检的40例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标本,排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检测布尼亚病毒抗体,15例阳性。

   最早发病是2008年4月,分布在安庆、巢湖、六安、芜湖等地区,与今年发病地区基本一致。
SFTSV病例标本病毒分离
15例,15株,待测序。
地点:枞阳7、金寨2;桐城、舒城、肥东、定远、巢湖、明光各一例
时间:2011年发病
三、健康人群感染调查
2010年5—7月采集六个项目县农村自然人群血清标本进行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检测,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ELISA)。
明光、怀远、广德三县各100人份,其他标本待检。
三县总体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5.67%,其中明光市为3%,怀远为8%,广德为6%,三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四、宿主动物调查
检测动物标本53份,结果均阴性。
地点:庐江、太湖、枞阳、怀远
种类:牛20、羊15、狗17只

 


鼠类调查
2010年10-11月,在庐江、怀远、枞阳、青阳、霍邱、阜阳六地,共捕鼠439只,
采集鼠肺标本439份、其它各类脏器标本(心、肝、脾、脑、肾各157份)共785份,
采集鼠血389份
经检测布尼亚病毒抗原抗体结果如下:
安徽省鼠类标本布尼亚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
媒介调查
蜱,尚未检测
来自动物:牛、羊
地点:明光、枞阳、广德,庐江
五、针对“蜱传疾病”所开展的工作


存在问题
基层医务人员报病意识不强
无疾病名称、非法定传染病影响报告质量
培训不到位
宣传不到位
基层实验室诊断困难
基层救治能力有限

六、下一阶段工作

相关方案、指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
制要点(CCDC 2011.81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2010.10.11
     附件 1~5
流行病学

1. 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2.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3. 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4.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实验室检查
(一)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 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三) 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 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二)鉴别诊断。
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
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9/L)者,可输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低于1×109/L),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
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条目下的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进行报告或订正报告。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
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后,可出院。
隔离与防护

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病人时应当采取通用防护(Universal precaution )措施。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当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
预防控制措施
1、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
2、开展各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   防治能力
3、加强检测,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
4、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识水平
5、做好媒介控制工作,降低传播媒介密度

 

    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